Posted by acore on 11 月 19, 2019 11 月 19, 2019 蘋果核心 / 行銷核心 共持 部份負擔,全部擁有當消費者只想購買部份資產而非總體,也就是只需要負擔部份價格,這樣的成本分擔方式,可以讓更廣大最初可能無力負擔的消費者接受。近年來共享經濟(Sharing economy)風行更加催化這項策略的發揮空間。 1960年代,利捷(NetJets)航空公司開啟私人航空市場獨特區隔,不同於只有富豪才能擁有私人飛機,該公司開放讓消費者可以買下飛機特定持分,藉此分配到相當的飛行時數權利。類似成功的行銷模式,後來也衍生擴散到其他產業,包括渡假飯店和頂級超跑,例如: 1964-1968年間,位於法國阿爾卑斯山滑雪勝地的歡樂邁格公司(Hapimag Company)首推分時渡假概念,該公司將渡假飯店房間依使用時間予以細分,然後逐段銷售給定期前來渡假的旅客,該公司廣告訴求〈買比租還便宜!〉昂貴的渡假飯店變成廉價的分時產品。 2005年,國際知名超跑俱樂部伊克力(Ecurie25)在倫敦成立,由於超跑的維護費用非常驚人,加上使用率可能不高,於是該公司首創超跑俱樂部,提供消費者購買超跑使用時數持分。2014年,Ecurie 25獨立部份業務另行成立Auto Vivendi,俱樂部超跑多數由會員提供,讓其他會員使用,俱樂部則負責車輛保險與維修,根據統計超跑擁有者一年使用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。目前該俱樂部安排全球跨境尬車,包括冰島越野探險、挪威冰上駕駛、納米比亞沙漠探險和環繞阿曼超跑之旅。行銷三策–陳智凱, 邱詠婷 教授